BLM AIM TerrADat TerrestrialAIM Point v1

BLM/AIM/v1/TerrADat/TerrestrialAIM
資料集可用性
2011-05-10T00:00:00Z–2016-12-06T00:00:00Z
資料集來源
Earth Engine 程式碼片段
FeatureCollection
ee.FeatureCollection("BLM/AIM/v1/TerrADat/TerrestrialAIM")
FeatureView
ui.Map.FeatureViewLayer("BLM/AIM/v1/TerrADat/TerrestrialAIM_FeatureView")
標記
blm ecosystems hydrology soil table vegetation
目標
biota
瀕危
環境
grsg
健康狀態
橫向
範圍
terradat
terrestrialaim
野生動物

說明

自 2011 年起,土地管理局 (BLM) 透過「評估、清查和監測」(AIM) 策略收集實地資訊,以瞭解土地健康狀況。至今,我們已在 BLM 土地上收集超過 6,000 個陸地 AIM 現場地塊。BLM AIM 資料封存檔每年更新一次。 系統會在每個樣區收集標準化核心指標,這些指標在生態上具有相關性,且與牧草地健康狀況有明顯關聯。這些指標可提供生物完整性、土壤和地點穩定性,以及水文功能等資訊。陸地樣區測量結果包括裸露地表覆蓋率、植被組成和高度、受管理關注的植物、非原生入侵種、植物樹冠層間隙、物種豐富度,以及土壤團聚體穩定性。AIM 是美國西部聯邦土地上最廣泛的公開可用地塊測量資料集之一,可與遙測圖像和其他地理空間資訊整合,用於各種分析、分類和驗證目的。

這個資料集是依據 BLM 政策建立,用於監控全國 BLM 資源的狀態、情況和趨勢。如要瞭解收集這些資料的方法,請參閱環境工具箱和第 2 版監控手冊。如不瞭解樣本設計的繪製方式,或未根據樣本設計計算點的空間權重,請勿使用這些資料進行統計或空間推論。

這項特徵類別包含全國各地收集的監控資料,可瞭解 BLM 土地上資源的狀態、狀況和趨勢。我們會根據 BLM 評估、清查和監控 (AIM) 策略收集資料。AIM 策略指定了機率抽樣設計、標準核心指標和方法、電子資料擷取和管理,以及與遙測的整合。屬性包括 BLM 陸地核心指標:裸露地、植被組成、管理關注的植物物種、非原生入侵物種,以及樹冠間隙百分比 (如需屬性的確切詳細資料,請參閱實體/屬性章節)。資料由 BLM 現場辦公室、BLM 地區和/或附屬現場工作人員收集及管理,並由 BLM 國家營運中心提供支援。資料會儲存在 BLM 國家營運中心的集中式資料庫 (TerrADat)。

資料由 BLM 和合作夥伴機構訓練有素的資料收集員收集。他們遵循了 BLM 核心陸地資料收集通訊協定。資料是透過「存貨、監控和評估資料庫」以電子方式擷取。這些資料由資料收集器管理,並由 BLM 現場辦公室、州辦公室和國家營運中心監督。這個資料集經過嚴格的 QA/QC 流程,確保資料品質。

資料表結構定義

資料表結構定義

名稱 類型 說明
BareSoilCover_FH DOUBLE

樣區中土壤的基底覆蓋面積,不包括上方有覆蓋物的土壤。舉例來說,如果點的鼠尾草覆蓋裸露土壤,就不會計入這項指標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

DateEstablished STRING

在 DIMA 中建立地塊的日期,格式為 YYYY/MM/DD HH:MM:SS

DateLoadedInDb STRING

上傳至 TerrADat 的「庫存、監控和評估資料庫」(DIMA) 日期。遵循標準日期,但會隨著資料收集年份而變更 (YYYY-09-01)。

DateVisited STRING

在樣區收集資料的日期,格式為 YYYY/MM/DD HH:MM:SS

EcologicalSiteId STRING

生態地點的專屬 ID,由 NRCS 定義為「一種具有特定特徵的獨特土地,與其他土地不同,能夠產生獨特種類和數量的植被」。ID 來自生態地點資訊系統

GapPct_25_50 DOUBLE

地塊土壤表面被植物樹冠間隙覆蓋的百分比,間隙大小介於 25 至 50 公分。這項指標是使用 GAP Intercept Method (每個樣區有三個橫斷面) 測量。

GapPct_51_100 DOUBLE

地塊土壤表面被植物樹冠間隙覆蓋的百分比,間隙大小介於 50 到 100 公分之間。這項指標是使用 GAP Intercept Method (每個樣區有三個橫斷面) 測量。

GapPct_101_200 DOUBLE

地塊土壤表面被植物樹冠間隙覆蓋的百分比,間隙大小介於 101 至 200 公分。這項指標是使用 GAP Intercept Method (每個樣區有三個橫斷面) 測量。

GapPct_200_plus DOUBLE

地塊土壤表面被植物樹冠間隙覆蓋的百分比,間隙大小超過 200 公分。這項指標是使用 GAP 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個橫斷面) 測量。

GapPct_25_plus DOUBLE

地塊土壤表面被植物樹冠間隙覆蓋的百分比,間隙大小超過 25 公分。這項指標是使用 GAP 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個橫斷面) 測量。

HerbaceousHgt_Avg DOUBLE

樣區內草本植物的平均高度。這是使用植被高度法 (每個樣區 3 個樣線各 30 個點) 收集的資料。

InvAnnForb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原生入侵性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是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AnnForb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原生入侵性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草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性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Ann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原生入侵性一年生草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是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PerenForbCover_AH DOUBLE

樣區中非原生入侵性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是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PerenForbGrassCover_AH DOUBLE

樣區內非原生入侵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草類植物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性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Peren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原生入侵性多年生草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是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PerenGrassHgt_Avg DOUBLE

樣區內入侵性多年生草的平均高度。這項資料是使用植被高度法 (每個樣區 3 個橫斷面,每個橫斷面 30 個點) 收集而來。

InvPlantCover_AH DOUBLE

樣區內非原生入侵植物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Plant_NumSp DOUBLE

在計時搜尋期間 (物種清單),整個樣區內發現的非原生入侵植物物種數量。非原生入侵性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ShrubCover_AH DOUBLE

樣區內非原生入侵灌木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SubShrub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原生入侵性亞灌木的覆蓋面積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Succulent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原生入侵性多肉植物的覆蓋面積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InvTreeCover_AH DOUBLE

樣區中非原生入侵樹木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AnnForbCover_AH DOUBLE

樣區內非侵入性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AnnForb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草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Ann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一年生草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PerenForb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PerenForb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草的覆蓋面積。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是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PerenGrass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多年生草的覆蓋率。 這項指標是採用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PerenGrassHgt_Avg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多年生草的平均高度。這項資料是使用植被高度法 (每個樣區 3 個橫斷面,每個橫斷面 30 個點) 收集而來。

NonInvShrub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入侵性灌木的覆蓋面積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得出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SubShrub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亞灌木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得出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Succulent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侵入性多肉植物的覆蓋面積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得出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NonInvTree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非入侵性樹木的覆蓋範圍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斷線,每條橫斷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得出。非原生入侵狀態和生長型態由當地自然資源專家指定,通常會先查詢 USDA PLANTS 資料庫。

OtherShrubHgt_Avg DOUBLE

地塊中非艾草灌木的平均高度,這些灌木是鼠尾草榛雞偏好的灌木。美國農業部植物資料庫的其他灌木品種代碼包括:AMAL2、AMUT、ATCO、CEVE、CHNA2、CHVI8、GRSP、GUSA2、JUOC、JUOS、KRLA2、PAMY、PUTR2、ROWO、SAVE4、SYAL、SYOR2 和 TECA2。這項資料是使用植被高度通訊協定收集而來 (每個樣區有 3 個樣線,每條樣線有 30 個點)。

PlotID STRING

資料收集者指派的每個資料收集位置或地塊名稱。格式不一。 不同地點和專案之間可能會有重複的圖塊 ID,但同一地點內不會有重複的 ID。每個 AIM 繪圖都是半徑 55 公尺 (直徑 110 公尺) 圓圈的中心點,該圓圈用於收集監控指標 (資料集屬性)。在所需的推論空間內,使用空間平衡抽樣設計隨機選取點。大部分屬性都是沿著三條 50 或 25 公尺的橫截線收集而來,這些橫截線與中心點的距離為 5 公尺,並以 0、120 和 240 度的角度從中心點向外延伸。

PlotKey STRING

與每個繪圖位置相關聯的專屬數字 ID。 首次建立地塊時,DIMA 會自動產生這項資訊。日後造訪同一地塊時,通常會使用相同的地塊金鑰。

PrimaryKey STRING

每個地塊的專屬 ID。包括地塊鍵和載入 TerrADat 的資料。

專案名稱 STRING

指資料收集所在的較大專案區域。通常包括州別、BLM 管理辦公室和年份。

SagebrushCover_AH DOUBLE

地塊中鼠尾草的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而得。美國農業部 PLANTS 資料庫的鼠尾草物種代碼包括:ARAR8、ARARL3、ARARL、ARNO4、ARARN、ARBI3、ARCAB3、ARBO5、ARCAC5、ARCAV2、ARCAV、ARFR4、ARPA16、ARPE6、ARPY2、ARRI2、PIDE4、ARSP5、ARTRS2、ARTRT、ARTRV、ARTRX、ARTRV、ARTRP4、ARTRW8、ARTRW、ARTRT2、ARTRR2、ARTRR4 和 SPAR2。

SagebrushHgt_Avg DOUBLE

地塊中鼠尾草的平均高度。這是使用植被高度法 (每個樣區 3 個樣線各 30 個點) 收集的資料。美國農業部 PLANTS 資料庫的鼠尾草物種代碼包括:ARAR8、ARARL3、ARARL、ARNO4、ARARN、ARBI3、ARCAB3、ARBO5、ARCAC5、ARCAV2、ARCAV、ARFR4、ARPA16、ARPE6、ARPY2、ARRI2、PIDE4、ARSP5、ARTRS2、ARTRT、ARTRV、ARTRX、ARTRV、ARTRP4、ARTRW8、ARTRW、ARTRT2、ARTRR2、ARTRR4 和 SPAR2。

SiteID STRING

資料收集者會使用這項資訊將地塊分組,例如依類型或管理區域分組。常見值為管理單位的名稱 (例如配額),或資料收集的主題 (例如回收)。

SoilStability_All DOUBLE

樣區中所有樣本的平均土壤團粒穩定性。這項指標是使用土壤團聚體穩定性測試 (每個樣區最多 18 個樣本) 測量得出。在這項測試中,穩定度範圍為 1 到 6,1 代表最不穩定,6 代表最穩定。

SoilStability_Protected DOUBLE

地塊中植物樹冠下採集的樣本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平均值。這項指標是透過土壤團聚體穩定性測試 (每個樣區最多 18 個樣本) 測量。在這項測試中,穩定性範圍為 1 到 6,1 代表最不穩定,6 代表最穩定。

SoilStability_Unprotected DOUBLE

在樣區中,植物樹冠間 (例如上方沒有直接遮蓋) 採集的樣本,其土壤團聚體穩定性的平均值。這項指標是使用土壤團粒穩定性測試 (每個樣區最多 18 個樣本) 測量得出。在這項測試中,穩定性範圍為 1 到 6,1 代表最不穩定,6 代表最穩定。

TotalFoliarCover_FH DOUBLE

地塊中植物的葉面覆蓋率。這項指標是根據線點截距法 (每個樣區有三條橫截線,每條橫截線有 150 個點) 計算得出。

WoodyHgt_Avg DOUBLE

地塊中木本植物的平均高度。這項資料是使用植被高度法收集而來 (每個樣區有 3 個樣線,每條樣線有 30 個點)。

使用條款

使用條款

這些資料視為公有領域。

這些資料是由土地管理局 (BLM)「依原樣」提供,可能含有錯誤或遺漏之處。使用者須承擔使用這些資料的所有相關風險,並全權負責判斷這些資料是否適合使用者的預定用途。這些資料所含資訊為動態,可能會隨時間變更。這些資料的品質不會優於衍生來源,且資料集的大小和準確度可能有所不同。這些資料可能不具備準確度、解析度、完整性、時效性或其他特徵,因此不適合潛在使用者考慮的應用程式。建議使用者仔細查看與這些資料相關聯的中繼資料檔案內容。這些資料既不是法律文件,也不是土地測量結果,因此不得做為這類用途。官方記錄最多只能在 BLM 辦公室參考。如果資料有任何錯誤,請向您取得資料的 BLM 辦公室回報。凡是從這些資料衍生的產品,都應將 BLM 標示為資料來源。如要修改資料,使用者應說明所執行的修改類型。使用者不得扭曲資料,也不得暗示所做的變更已獲得 BLM 核准或認可。BLM 可能會在未通知的情況下更新這項資料。

BLM 對於錯誤或疏漏概不負責。BLM 不保證這些資料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,也不保證這些資料可供個人使用或與其他資料彙整使用;此外,將資料發布給承包商、合作夥伴或其他對象,也不代表 BLM 對這些資料做出任何保證,無論是供個人使用或與其他資料彙整使用。雖然 BLM 的電腦已成功處理這些資料,但 BLM 對於在任何其他系統上使用這些資料,或將資料用於一般或科學用途,不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擔保。此外,發布這些資料並不構成或暗示任何這類擔保。在任何情況下,BLM 均不就任何衍生性、附帶性、間接性、特殊性或侵權損害 (包括但不限於因使用或依賴地理資料,或因 BLM 提供、安裝、操作或支援服務而造成的任何利潤損失) 承擔任何責任。

使用 Earth Engine 探索

程式碼編輯器 (JavaScript)

var greens = ee.List([
  '#00441B', '#00682A', '#37A055', '#5DB96B', '#AEDEA7', '#E7F6E2', '#F7FCF5'
]);
var reds = ee.List([
  '#67000D', '#9E0D14', '#E32F27', '#F6553D', '#FCA082', '#FEE2D5', '#FFF5F0'
]);

function normalize(value, min, max) {
  return value.subtract(min).divide(ee.Number(max).subtract(min));
}

function setColor(feature, property, min, max, palette) {
  var value = normalize(feature.getNumber(property), min, max)
                  .multiply(palette.size())
                  .min(palette.size().subtract(1))
                  .max(0);
  return feature.set({style: {color: palette.get(value.int())}});
}

var fc = ee.FeatureCollection('BLM/AIM/v1/TerrADat/TerrestrialAIM');
var woodyHeightStyle = function(f) {
  return setColor(f, 'WoodyHgt_Avg', 0, 100, greens);
};
var bareSoilStyle = function(f) {
  return setColor(f, 'BareSoilCover_FH', 0, 100, reds);
};

var treeHeight = fc.filter('WoodyHgt_Avg > 1').map(woodyHeightStyle);
var bareSoil = fc.filter('BareSoilCover_FH > 1').map(bareSoilStyle);

Map.addLayer(bareSoil.style({styleProperty: 'style', pointSize: 3}));
Map.addLayer(treeHeight.style({styleProperty: 'style', pointSize: 1}));

Map.setCenter(-110, 40, 6);
在程式碼編輯器中開啟

以 FeatureView 形式視覺化

FeatureViewFeatureCollection 的加速表示法,只能檢視。詳情請參閱 FeatureView說明文件。

程式碼編輯器 (JavaScript)

var fvLayer = ui.Map.FeatureViewLayer(
  'BLM/AIM/v1/TerrADat/TerrestrialAIM_FeatureView');

var visParams = {
  isVisible: false,
  pointSize: 7,
  rules: [
    {
      filter: ee.Filter.expression('WoodyHgt_Avg > 1'),
      isVisible: true,
      color: {
        property: 'WoodyHgt_Avg',
        mode: 'linear',
        palette: ['00441b', '00682a', '37a055', '5db96b',
                  'aedea7', 'e7f6e2', 'f7fcf5'],
        min: 0,
        max: 100
      }
    }
  ]
};

fvLayer.setVisParams(visParams);
fvLayer.setName('Average woody plant height');

Map.setCenter(-110, 40, 6);
Map.add(fvLayer);
在程式碼編輯器中開啟